张本智和是咋赢的,孙颖莎又是咋输的?

来源:后体工队长


王楚钦vs张本智和:男子乒乓球的根本矛盾

乒乓球过去30年,球大小材质,比赛赛制,发球规则,器材规格何种东西林林总总改了一个遍,但是有个根子上的东西一直很稳定:男子乒乓球,解决前三板,就解决80%问题。

这个特点很集中过的体现在张本智和王楚钦的对局上。


横滨之前,两人交手11次,王楚钦8胜3负,WTT中王楚钦更是6-0的战绩。尤其之前两次交手,拉斯维加斯和重庆,4-0,4-1,场面上看,堪称摧枯拉朽。

最集中的矛盾,就集中在张本智和如何应对王楚钦的发球上。客观的说,王楚钦最常用的这个正手侧旋短球,确实是他最好的技术之一。旋转质量很高,同时速度很快,第一落点还靠近自己这边端线,迷惑性很大。这种短球的首要作用,就是破坏对手的节奏,让对手来不及移动到正手,无法用反手拧作为接发球的第一选择。

张本智和之前尝试了各种接发球的方式,效果都不太好;到了拉斯维加斯,死马当活马医的劈长为主,被王楚钦照单全收,前三板全面的上风。王楚钦自己发球轮次得分27-18,接发球也打到18-9。

而到了横滨,情况的改观在数据统计上都非常明显:王楚钦自己发球轮次得分26-33落后,接发球轮次24-31——从两边都遥遥领先,变成了两边都落后。

回到开头说的,男子比赛中最重要的矛盾就是解决对手的前三板。如果在前三板,尤其是接发球上缺乏应对手段,任何对局都会变得非常困难——但是反过来也成立,也就是如果弄清楚了对手的前三板,本来很难打的局面也会展开很多。

而张本智和的调整甚至都不能说做的有多好:他这次最大的调整,甚至质量都不是很高。尝试了各种办法都不太成功之后,张本这次变化,前半段主要是尽量把球劈到王楚钦反手位,后半段更多王楚钦的侧旋发球回到偏正手位置,稍微高点也行,半出台也行——无论哪种都退台积极准备防守。

之前张本智和的思路主要集中在硬碰硬,想办法最大化化解王楚钦发球的质量;这次多少有点死马当活马医的意思:反正治不住你的发球,那就在所有的坏选择里挑一个最说得过去的。对于进攻为上,这辈子主打比对手先上手的张本智和来说,选择主动退台挨打,也算是没办法硬想了。


给反手长


给正手半出台

结果上看,效果不错——只要能顶住一下,后续连接上,张本智和的近台对抗就可以打起来了——对于世界级别的选手来说,从一边倒到能赢,有时候就差这么一点点。

——都不用真的能破坏对手的发球套路,能稍微糊弄过去有时候都是天翻地覆的变化。从0:4输,到4:2赢,其实男子乒乓球大家的差距有时候就是这么小。

孙颖莎vs陈幸同:稳定很重要,但是太稳定了呢?

每个顶尖选手面对的困难和挑战都各自不同:对于孙颖来说,她挑战中的一个是现在漫长的赛程。相比于前辈们,她处在一个微妙的位置,她仍然在世界之巅,但是要在这里坚持到洛杉矶奥运会。

客观上说,孙颖莎这场决赛本身处理没什么可指摘的。对手是心态轻松,状态不错的队友。自己这边,不太像有些时候和对手在反手较劲,发动也积极。

问题是有时候,这种状态会太平稳,给对手太多机会。


场面上说,孙颖莎这边第一局开局不错,但是到了第二第三局,反手半台失误偏多,潜意识里很多球出手就偏平稳——换做不太熟悉的,程度把握的差一些,或许暴露出来的空间就不多。遇到熟悉的队友,就有可能把这些求稳变现。




质量稍微低,陈幸同马上掰直线


这球对于99%的人根本不是机会

其实类似的事情一直在发生:最著名的类似情况,是马龙苏州登顶之前连续输给王皓。那会马龙打的太平稳,就给了王皓太大的空间。其实这种情况如何处理大家都知道,从几岁的时候开始就不停被教练念叨:积极主动,不要想赢怕输,输赢都要在自己手上,别靠对手失误,等等等。

可是在这种处境上,在WTT连轴转没完没了的赛程里,圣人也很难一直做一个完美的乒乓球运动员。对于孙颖莎和她的目标来说,现在就是一个熬——熬过现在,熬过明年,熬到奥运会。人在这种情况下会潜意识的求稳——而这本身又成了一种阻力和困难。


这球打完孙颖莎自己都哎了一声

在这种情况下,保护自己的心态就很关键:从现在开始到奥运会,必然是煎熬,但事有两面,这也意味着这是长跑,不用在意一时输赢。有时候顶尖运动员具有一些常人看起来奇怪的素质:ta们非常自信,同时又对自己的失败非常健忘——说白了,其实都是在漫长而又及其激烈的竞争中,进化出来的心理防卫手段。

保护自己的精力,体能,和心态就意味着有取舍,就不能太在意一城一地的得失——这不现在横滨结束,不到2天之后,欧洲大满贯就又开始了。


想与队长的作者团队谈笑风生吗?

欢迎加入读者交流群!

请添加微信:hcctgd163